实验室激光气体分析仪表以其高精度、快速响应和非接触式测量等优点,成为现代科研及工业检测中关键的工具。为了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并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测数据,正确的日常维护和定期校准至关重要。以下是一份详细的维护与校准指南。
一、日常维护
1.环境条件监控
激光气体分析仪对工作环境有特定要求,如温度、湿度和清洁度等。应保持室内温度在规定范围内(通常为20-25°C),相对湿度不超过70%。避免将仪器置于直接日晒或靠近热源的地方,并确保周围空气流通良好,减少灰尘积累。
2.外部清洁
定期清理仪器表面及采样接口处的灰尘和污渍,使用干净柔软的布料擦拭外壳,防止颗粒物进入内部影响性能。对于光学窗口,建议每周检查一次,必要时用专用镜头纸轻轻擦拭以去除油渍或指纹。
3.管道与接头检查
经常检查连接气路的管道和接头是否紧固无泄漏,特别是对于长时间运行的系统尤为重要。发现松动应及时拧紧,若发现老化破损则需立即更换。
4.软件更新
制造商可能会不定期发布软件更新来修复已知问题或改进功能。定期访问下载较新版本,并按照说明进行安装,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较佳状态。

二、校准流程
1.零点校准
使用纯净的载气(通常是氮气)作为零点气体,将其通入分析仪一段时间直至读数稳定。记录此时显示值并与标准值对比,若存在偏差则通过调整仪器设置使其归零。
2.量程校准
根据待测气体种类选择合适的标气,浓度应在所设量程内且接近上限。将标气接入系统后等待数值稳定,然后根据实际读数调整相应参数以确保测量准确性。
3.频率安排
新安装的设备应在初次使用前进行全面校准;正常使用期间,建议每季度执行一次全面校准,同时每月进行一次简易校验。此外,在更换主要部件或怀疑结果异常时也应及时校准。
4.记录保存
每次校准过程都应详细记录,包括日期、使用的标准物质信息、校准前后数据以及任何特殊备注。这些记录不仅有助于追踪设备状态变化趋势,也是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遵循上述日常维护与校准指南,可以有效延长实验室激光气体分析仪表的使用寿命,保证其始终处于较佳工作状态,从而为科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。